- 技術文章
智慧用電安全監控管理系統
2018-04-10 11:36:54 來源: 一、智慧安全用電監控系統概述
1. 基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應用、云計算技術,通過物聯網傳感終端(現場監控模塊、傳輸模塊),將供電側、用電側電氣安全數據實時傳送至云平臺;
2.電氣安全數據包括:供電箱三相電壓、三相電流、供電質量(三相不平衡度、供電質量合格率、電源故障等)、漏電流、三相線纜溫度、箱體溫度、負荷電流 (超負荷報 警)、電能等;
3. 通過云平臺對數據的存儲、分析及判斷,進一步發出調配指令,實現用電安全*化與統一管理,及時發現電氣隱患,預防火災發生;
4.多種方式提醒用戶用電系統的安全狀態:聲光報警(本地檢修)、手機APP(掌上管理)、短信報警(相關負責人)、電話通知等;
5.通過云平臺對數據的積累及深度挖掘,從“描述出報警”到“確診出原因”,建立起有效的預警機制,將電氣隱患扼殺于未發生;提供故障原因分析報告,供管理層決策、優化管理流程及制定維修計劃; 6.實現從供電測到用電側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全面保障用電安全。
二、智慧安全用電監控系統的價值
智慧安全用電監控系統,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自行選擇合適方式(本地電腦、手機APP、短信)來掌控用電系統的運行情況,真正做到“早預防、快報警、自診斷、出報告”的全面工作流程優化。
1、從技術上解決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電早已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何保證供電優質及用電安全,一直是主管單位及用戶關注的重點。在日常的用電管理中,由于電氣問題的隱蔽性及不確定性,往往投入了較大的人力(定時巡檢)、物力(購買檢測設備),效果依然有限,不經意間,就面臨著可能由電氣引發的火災,造成嚴重的危害。 漏電流、過電流、溫度一直是引發電氣火災的首要隱患。想要全面、及早地了解它們、分析并診斷它們產生的原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智慧安全用電監控系統,首先就要從技術角度解決監管難度大、投入高、無法及時預防的問題。
2、產品架構(三大核心):
1.前端探測設備(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和用電能耗探測器)
2.傳感網絡
3.建筑電氣安全監控云平臺
安裝在各個監控區域的火災探測器和用電能耗探測器,實時采集電氣線路的電流、溫度等參數,通過遠程無線傳輸方式把數據上傳到建筑電氣安全監控云平臺,云平臺對電氣線路進行全天候監控,全面分析,實時監控,即時報警。
3、產品功能及優勢
1.遠程監控
基于安裝在配電柜(箱)內的安全用電傳感終端,實時監測供電側、用電測安全用電參數,通過物聯網傳輸技術上傳至智慧安全用電云平臺,云平臺不間斷地進行數據的存儲、分析、挖掘、利用,實現從描述型--診斷型--預測型--指導型的全周期用電安全監管。
通過智慧安全用電云平臺,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大數據采集及應用,為用戶能夠更全面了解變化多端的供用電系統的工作狀態。
2.大數據隨著互聯網+的思想融入到傳統制造行業,建立在物聯網多種傳輸技術的應用下,傳統的電氣安全行業也迎來了云服務及大數據的時代。智慧安全用電監管系統即是這樣一種DaaS(數據即服務)的云服務解放方案。 通過對海量的實時數據的采集、存儲、應用,云平臺利用特定的工具、算法,對數據進行挖掘、利用、整合,提供給使用者優化管理流程。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監測節點越全面、數據量越大、正反饋(及時維修)越及時,數據挖掘的越深入,分析報告越精準?梢哉f,智慧安全用電監管系統,是建立在“數據即資產”的認知下,發現用電系統異常的規律、診斷出原因進行總結、預測、決策的有效管理系統。
3. 歷史趨勢、報表分析功能
智慧安全用電監管系統還提供著報警記錄、歷史趨勢、報表分析等功能。
可以根據你的選擇,查看單一回路某項參數的歷史曲線(比如線溫、漏電流等)、對比分析哪幾路重要負荷的運行狀態、查看日、月、年的整體用電負荷、對日用電量及日功率的峰谷分析以及提供異常報警回路的報警原因分析。
通過該軟件功能,你也可以像用電安全專家一樣,按照生成的報表、報告、維護建議、設備保養記錄等途徑,完成日常的業務工作,且不用擔心數據的丟失。
4. 手機APP-掌上衛士
如何達到“便捷、不限制、可視化”地去查看安全用電的工作狀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你只需下載安裝手機APP,用你專屬的賬號登錄,就可以不受時間(隨時)、地點(辦公、出差)、環境(手機有信號即可)的限制,掌上了解用電系統的安全狀態。
5.在線維保
技術支持人員7*24小時全天候線上值守服務,隨時為客戶排憂解難。
上一篇: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安裝使用方法下一篇:消防智能數字巡檢柜新品上市
-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 聯系人:趙經理
- 電 話:15552593988
- 手 機:13869125159
- 傳 真:0531-88980399
- 郵 編:250100
- 地 址:濟南市高新區會展西路88號
- 網 址:
https://shandongups.cn.goepe.com/
http://www.duoweb.cn